韓江奔流,三山環抱,潮州古城靜臥于粵東山水之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潮州擔負起新的使命,在現代化建設邁出新的堅實步伐,讓千年古城榮光更勝。
煙火古城 活態保護
行走于潮州尋常巷陌間,到處可見山水明秀、人文鼎盛,工夫文化、秀逸精巧。
潮州古城,用2.36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載著兩千余年的人間煙火。國慶中秋“雙節”期間,古城處處是流動的風景與鮮活的歡聲。廣濟橋畔,一江兩岸燈光秀引游人定格光影;鎮海樓前,激光投影秀帶觀眾“穿越”千年……各大文物景點舉辦的超百場文化旅游體育活動,吸引眾多游客涌向古城,外地來潮人數達341.79萬人次。
歷經時光雕琢,潮州古城至今仍完好保留著“外曲內方,四橫三縱”“三山一水一洲”的歷史空間格局,彰顯著一座城市對“整體性保護”原則的始終踐行。
作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廣東省文物古跡最密集的地方之一,潮州延續城市文脈,下足“繡花”功夫,深入實施古城提升計劃,讓139處文物點和1000多處古民居重煥光彩。
據悉,潮州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7項,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47項,數量位居廣東省前列。近年來,潮州設立了非遺傳承保護中心,成立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庫及工作組,建立健全非遺名錄體系和基因圖譜,組建“文旅投”對非遺進行產業化運作……用實際行動講好非遺傳承的故事,推動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生產生活相融合。
歷經千年時光,古城非遺正青春。
即將于11月28日至30日在潮州市舉辦的第二十三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則是迎接全球潮人“回家”,大力講好“潮州文化”故事的又一盛會。以籌辦年會為契機,潮州把做好“僑”的文章作為全市的一件大事要事,借此匯聚潮僑潮商力量、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彰顯潮州文化底蘊,以精雕細琢的潮州“工夫”,繪就高質量發展新篇。
潮州文化瑰寶大放異彩,也讓其成為文旅發展的“流量密碼”。濃郁的“潮”味道、“家”氛圍在古城洋溢——潮州影劇院內,非遺舞臺劇《大潮歸來·入夢潮州》大放異彩,引得觀眾連連點贊:“該劇讓大家領略到了最真實的潮州非遺?!?/span>
《大潮歸來·入夢潮州》以潮州千年文化底蘊為主線,以泰國潮僑后代林念隨宗親回潮州參加“出花園”成人禮為引,串聯起一段跨越時空的尋根故事。劇中巧妙地融合潮繡、潮劇、英歌舞、僑批、工夫茶等多項潮州文化元素,將觀眾帶入跨越千年的潮州文化長河,喚起潮州人民共同的文化記憶。
文旅出圈的背后,不僅是文化價值的轉化,更能激發城市發展活力。
潮州始終注重保護與開發互相促進,探索文化、商業、旅游融合發展模式,實施古城綜合運營,打造“府樓猴”城市文創IP;3年來,潮州接連舉辦國際茶日、古城花燈會、非遺民俗展演等文化活動。
綠“值”拉滿 成色更足
當前,潮州市緊扣“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將鄉村綠化與花園城市建設深度融合,廣泛動員多方力量,精雕細琢城鄉“微景觀”,并以果樹點綴鄉村,繪就從“含綠量”到“含金量”的振興圖。
打造“林城互融 花滿潮州”的美麗花園城市,不僅要致力于擴綠增綠行動,還需巧妙雕琢城鄉庭院綠化以及“五邊”“四旁”區域,讓景觀煥新同樣成為焦點。
鄉村庭院長出了“微景觀”,山畔路邊也在煥新顏。省道S231線,這條穿梭潮安區鳳凰茶谷的交通動脈周邊,也在悄然變身。潮安區投入資金約865.7萬元,持續開展風貌提升工程和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加強省道途經的鎮區和農村“五邊”“四旁”綠化提升,種植各類苗木約3.22萬株,裝扮這條“綠色廊道”一路風光。
樁樁件件,正為潮州實現全域美麗增顏值、添內涵,助力潮州向“最宜居秀美城鄉”邁進。
此外,潮州市還大力實施大江大河兩側山體綠化美化工程,提升“一江兩岸”綠化景觀。
潮州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潮州市全力建設綠美筆架山城市公園示范點等多個項目,有效提升韓江“一江兩岸”綠美景觀。2024年,潮州市國省考斷面、飲用水源和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100%。楓江深坑國考斷面水質年均值達到地表水Ⅳ類標準,取得歷史性突破。
“通過這些舉措,‘林城互融,花滿潮州’的美麗愿景正在逐步變為現實。”潮州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說。
新城燈火 向新而行
站在筆架山上俯瞰,古城墻與韓江新城隔江相望。開元寺晨鐘暮鼓應和著韓江潮汐節律,韓文公祠的香火、牌坊街的市聲、廣濟橋的燈光秀,交織成傳統與現代的二重奏。
如今,這座古老的陶瓷之都,正在現代化建設中邁出新的堅實步伐,書寫新的產業印記。
這里有一家特殊的“陶瓷企業”,其產品迥然不同于日用陶瓷、工藝陶瓷和衛浴陶瓷,而是在光通信、半導體、新能源等高科技領域大放異彩。今年4月初,在第十三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上,三環集團參展的多層片式陶瓷電容器(MLCC)獲評創新金獎。
三環集團用55年“科技長跑”闖出電子陶瓷新天地,正是潮州堅持“促升級+育新興”雙向發力,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移轉化的生動縮影。
從一組數據更能體會到新質動能澎湃:潮州智能坐便器產量居全國首位;年接收600萬噸LNG的華瀛接收站正式投用,大唐潮州電廠5—6號機組加快建設,潮州粵東海上風電項目完成立項,省級綠色工廠實現“零的突破”。
潮州擁有陶瓷、服裝、食品等八大特色優勢產業,是全國最大的日用陶瓷、衛生潔具、婚紗禮服生產采購基地和鹽焗雞銷售基地,構筑成現代化產業體系堅實基底。
眼下,新一輪科技產業創新為潮州產業變革、經濟躍升迎來新的機遇。潮州市把工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推動產業突圍突破,把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重點培育、未來產業謀篇布局貫通起來,著力打造“現代輕工業重鎮”。
與此同時,潮州依托與深圳的產業合作優勢,積極打造集創新孵化、企業服務、資源鏈接為一體的產業協作平臺,打通深潮產業協作雙向通道,逐步形成“創新在深圳 投產在潮州”的互補發展格局。
韓江奔涌,潮水往復,彈指千年,風華正茂。潮州正迎著新目標乘勢而上,奮發有為開創潮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的嶄新篇章。(鄭南)
▲此文章圖文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