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湫寶塔
黃旭華(1926年3月12日—),出生于海豐田墘鎮(現廣東汕尾市紅海灣區田墘街道),原籍廣東省揭東縣玉湖鎮新寮村,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代核動力潛艇研制創始人之一,曾任核動力潛艇總設計師,中國核潛艇總體研究設計所所長。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
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2年獲國防科工委二等獎,參與************代核替艇研制獲198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導彈核潛艇研制獲1996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1986年被授予船舶工業總公司勞動模范。1989年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2013年度獲評“感動中國2013年度十大人物”。
人物簡介
黃旭華,男,原籍廣東省揭東縣玉湖鎮新寮村,1926年3月出生于海豐田調鎮。初中肄業于聿懷中學(抗日戰爭時聿懷中學搬遷揭陽五經富)。解放前加入中國共產黨。
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6年被授予船舶工業總公司勞動模范。1989年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2013年度獲評“感動中國2013年度十大人物”。
先后從事過民用船舶和戰斗艦艇的研究設計工作。1958年黨中央批準聶榮臻元帥關于研制核潛艇的報告,即參與并領導核潛艇研究設計工作,歷任研究所的副總工程師、副所長、所長;受國防科工委任命為核潛艇工程隊總設計師、總設計師。現為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719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之一。他從事核潛艇研制工作30多年,為中國核潛艇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核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的多次海上試驗任務中,他作為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副指揮,嚴格執行上級指示,處理了許多重大技術問題,并榮獲船舶工業總公司個人一等功。
工作履歷
1949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造船系;
1949年大學畢業后,黃旭華調任上海招商局和港務局工作;
1954年,被選送參加蘇聯援助中國的幾型艦船的轉讓制造和仿制工作;
1958年調到北京海軍,不久后任核潛艇研究室副總工程師。根據保密規定,接到命令后黃旭華曾寫信簡單告訴老家的母親,自己要到北京工作,但具體干什么,他只字未提。即便在工作的荒涼小島,他也與在單位的妻女聚少離多。
從1970年到1981年,中國陸續實現第一艘核潛艇下水,第一艘核動力潛艇交付海軍使用,第一艘導彈核潛艇順利下水,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1988年南海深潛試驗,黃旭華順道探視老母,95歲的母親與兒子對視卻無語凝噎,30年后再相見,62歲的黃旭華,也已雙鬢染上白發。面對親人,面對事業,黃旭華隱姓埋名三十載,默默無聞,寂然無名。
主要成就
1958年,聶榮臻元帥以戰略家的勇氣向中央請求搞核潛艇,黨中央、毛主席很快批準。核潛艇研制馬上進入準備狀態,曾有過幾年仿制蘇式常規潛艇經歷又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造船系的黃旭華被選中參研。黃旭華說,“船”和“艇”沾邊兒,組織上則看中了他寬闊前額下面潛藏的智慧。
1959年,赫魯曉夫訪華,中國提出希望蘇聯幫助,但赫魯曉夫認為,中國人造不了核潛艇,只要蘇聯有了,大家建立聯合艦隊就可以了。赫魯曉夫的傲慢,令毛澤東發出巨人的怒吼: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從那時起,黃旭華的人生就牢牢地和核潛艇拴在了一起。
1964年研制出************艘核潛艇;
1970年************艘核潛艇試航;
1974年************艘核動力潛艇交付海軍使用;
1981年************艘導彈核潛艇順利下水;
中國,成為繼美、蘇(今俄)、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1988年初,核潛艇按設計極限在南海作深潛試驗。黃旭華親自下潛300米成為世界上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下水做深潛試驗的第一人。
深潛之最
300 米 深潛試驗成功了!黃旭華成為世界上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下水做深潛試驗的第一人。
300 米在地面上不就是體育場 100米跑道的 3倍?再平常不過了!但在水下這可是個潛艇下潛艇下潛的極限深度,凡是極限都毫無例外地帶有很大的危險性。70年代末美國核潛艇“長尾鯊”號做深潛試驗中,當快接近極限深度—— 300米時出事了,核潛艇和艇上100多人葬身于2000多米深的海底。世界上曾有 10多艘核潛艇在進行試驗或航行時沉沒了。試驗前黃旭華與同事們仔細檢查了每一塊鋼板、每一條焊縫、每一根管道以及所有艇上設施,確認萬無一失之后才決定試驗。這時的總設計師懷抱始終一絲不茍必將帶來成功的堅定信念,也為了給試驗人員增強信心,按規定可以不下艇的他,堅持親自下艇。100米、200米、250米、300米,這時核潛艇的艇殼每平方厘米(相當于鉛筆直徑一倍半見方)要承受 30公斤的壓力,巨大的水壓使艇身多處發出“咔嗒”、“咔嗒”的聲響,在水下300米深處聽起來真有點令人毛骨悚然。黃旭華鎮定自若,指揮試驗人員記錄各項有關數據,直至最后勝利。平安上來后,他詩興大發,現場作詩曰:“花甲癡翁,自探龍宮;驚濤駭浪,樂在其中。”這是 1988年初我國核潛艇在南海海域做的深潛試驗。
正是因為在上述“09工程”中的重大貢獻,黃旭華個人獲全國科學大會獎,還兩次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集體)。國家科技進步獎分一等獎和二等獎兩個等級,特等獎是對具有特殊貢獻者的特殊獎賞,足見“ 09工程”在我國國防現代化中的特殊地位。
獲得榮譽
他從事核潛艇研制工作30多年,為中國核潛艇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核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的多次海上試驗任務中,他作為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副指揮,嚴格執行上級指示,處理了許多重大技術問題,并榮獲船舶工業總公司個人一等功。
曾先后于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2年獲國防科工委二等獎,他參與完成的************代核替艇研制獲198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導彈核潛艇研制獲1996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1986年被授予船舶工業總公司勞動模范。1989年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2013年度獲評“感動中國2013年度十大人物”。
好人榜
2017年6月6日,中央文明辦在陜西咸陽舉辦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發布5月“中國好人榜”,黃旭華光榮上榜。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